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建筑工程教研室起源于山东建材学院分院1993年设立的城镇建设专业,2002年9月成立建筑工程教研室沿用至今。
师资队伍——言传身教春风播 三尺讲坛教绩扬
积极引进高素质教师,每年向学校提交2-3人优秀青年博士引进计划,每学期前往西安交通大学、北京交通大学、兰州大学等国内一流院校积极宣传人才引进政策。目前,教研室拥有一支年龄、职称、双师型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。现有专任教师19人,其中教授4人,副教授7人,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94.7%,双师型教师比例为78.9%。
教育发展教师为本,教师素质师德为本。制定严格的教师行为规范及教学情况反馈制度。邀请全国师德标兵、省级教学名师等专家,定期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和培训,加强教师自我约束,提高自我修养,发挥教师示范作用。教研室多名成员分别获得“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”“山东省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”,淄博市“优秀共产党员”,山东理工大学“第四届教学名师”“最美教师”“我爱我师——我心中最爱的老师”等荣誉称号。
专业建设——地基深锚固 向上高楼途
专业建设是本科教育的基础,高质量的本科教育依赖于良好的专业建设。建筑工程教研室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力量,明确专业发展目标,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。立足培养建筑工程、道路桥梁工程等领域的“五有”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,制定《人才培养计划制定(修订)与实施管理办法》,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,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,做实实践教学内容,强化实践教学,突出产学合作培养人才。鼓励对企业和市场进行广泛调研,强调企业专家和全体教师的广泛深度参与,定期提出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,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调研、论证、修订全过程,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充分反映生产现场实际需要。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做到六个“充分体现”,即充分体现修订过程、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、专家的全程参与、广大教师的广泛参与、知识体系的深度论证、产学合作教育理念。基于obe教育理念,对专业进行全面评估和认证。2019年完成山东理工大学第一批专业评估,获优秀评级;2022年土木工程专业顺利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,成功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扩大了专业国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。
推动产学研合作,促进学科专业融合。2020年签订“共建山东理工大学金城建筑工程学院合作协议”,2023年获批成立淄博市“智能建造现代产业学院”,形成校企主体协同、共建共管的组织架构,为行业、企业输送优秀人才,实现与企业人才需求无缝衔接,积极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。
课程建设——知识之树常青翠 教学之楼矗云端
课程建设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,是教学质量的关键。教研室成立课程组、开发新课程、引进新教材、设计新教案。深入研究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需求,开发了“新型建筑材料”“智能建造概论”“大数据导论”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、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新课程,引入行业前沿动态和最新技术,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。基于课程组研究成果,针对“新型建筑材料”“智能建造概论”等新课程,自编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案和讲义,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打造精品教学资源库、优秀教学案例库和试题库。课程组成员集体备课,收集和整理教学资源,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教学资源管理模式。鼓励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案例,形成了一批优秀的教学案例库。其中,“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”获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,并荣获省高等学校课程联盟在线教学优秀案例一等奖;《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》获得省高等学校课程联盟“疫情防控期间优秀共享课程与优秀教学案例”一等奖。组织教师编写和整理试题,建立了一系列完备的试题库,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和测试机会。
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,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,如多媒体教学、在线课程、虚拟仿真等,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。通过构建数字化教学平台,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、个性化的学习方式,同时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。
教改教研——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
在新工科建设大背景下,教学理念的创新是推动教学改革的关键。教研室跳出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,接受新的教育理念,例如学生中心、问题导向、实践创新等。通过培训、研讨和分享会等,提升教师对创新教学理念的认识和接受度,为教学改革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。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。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,对课程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。不断创新和优化课程设置,删减过时内容,增加前沿知识和技能,注重跨学科课程的开设,构建更加科学、合理、实用的课程体系,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。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和推动者。注重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,通过培训、研修、学术交流等方式,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。近3年,团队获批教研项目13项,其中省部级6项。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,“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”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。2023年9月成立校级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心。将创新思维和创业理念融入专业课程,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项,校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3项。
经过多年的努力,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成果。2022年,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1项。近3年,团队获校教学成果奖、教学优秀奖等11项;指导学生获山东省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、三等奖5项,获“高教杯”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一等奖、二等奖34项;在《中国现代教育装备》等期刊发表教研论文14篇。
教学科研——研海无涯苦作舟 教书育人乐无穷
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,教学服务科研,教学也需要科研支撑。教研室通过科研活动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,45岁以下专任教师均获批国家级、省部级科研项目,近3年共获批18项。将科研项目引入课堂,使学生直接参与到科研实践中。将个人和团队的科研项目作为案例,讲解科研思路、方法和过程,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技能。将科研成果、实验数据、案例等整理成教材或教学资料,丰富教学内容,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。例如,将科研成果及时融入“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”“土木工程结构试验”等课程,形成了“科研—教学—教研”三段式教育教学方式。“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及典型工程实例的土木工程领域双语案例库建设”获批省精品和优质教学案例库。
鼓励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合作,实现科研与教学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,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和实验设备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。
多年来,建筑工程教研室全体成员齐心协力,攻克难关,在师资队伍、师德师风、专业建设、课程建设、教学改革、教学特色等方面,取得了阶段性成效,2023年获批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,同时获批省级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。成绩属于过去,站在“领奖”台上,一切从“零”开始,他们将继续奋斗,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。